为什么市场需要低代码?

  新闻资讯     |      2025-08-11 15:27 阅读量:

      虽然软件行业一直在高速发展,新的语言、框架和工具层出不穷,但作为从业者我们不得不承认:软件开发仍处于手工作坊阶段,效率低、人力成本高、质量不可控,项目延期交付已成为行业常态。

4比3-栎偲8月11-潮点图片_647525.jpg

  而低代码平台正在逐步改变这一现状,通过让大部分开发工作可以仅通过简单的拖拽与配置完成,低代码显著降低了使用者门槛,让企业能够充分利用前面所提到的平民开发者资源。部分纯零代码需求场景下,低代码还能让业务人员实现自助式应用交付,既解决了传统IT交付模式下的任务堆积问题,避免稀缺的专业开发资源被大量简单、重复性的应用开发需求所侵占,也能让业务人员真正按自己的想法去实现应用,摆脱交由他人开发时不可避免的桎梏。

  从市场层面看,低代码直击软件开发的核心痛点,传统开发模式仍停留在“手工作坊”阶段:项目延期率超过60%,核心瓶颈始终是稀缺的专业开发者;代码质量依赖个人经验,线上故障导致的资损屡见不鲜;多端适配、环境部署等技术细节消耗大量精力,却与业务价值关联甚微。低代码通过“全栈可视化编程”重构开发流程,将界面设计、数据模型等环节转化为拖拽操作,使开发效率提升5-10倍。

  至此,应用开发能力不再是少数专业开发者的专利和特权,且今后所需要的技能门槛与拥有成本也会越来越低,真正实现所谓的“技术民主化”。

  低代码尝试将所有与应用开发相关活动都收敛到同一个平台上后,将会产生更多方面的聚合效应与规模收益:

  人员聚合:人员聚合到统一的低代码开发平台进行作业后,还能促进整个项目流程的标准化、规范化和统一化。

  应用聚合:一方面,新应用的架构设计、资产复用、相互调用变得更容易;另一方面,各应用的数据都天然互通,同时平台外数据也能通过集成能力进行打通,彻底消除企业的数据孤岛问题。

  生态聚合:当低代码开发平台聚合了足够多的开发者和应用后,将形成一个巨大的、连接一切、有无限想象力的生态体系,彻底放飞低代码的价值。

  低代码的核心优势在于实现“技术民主化”,它打破了“开发=写代码”的固有认知,让业务人员通过可视化工具成为“平民开发者”。这不仅缓解了专业人才缺口——据Forrester调研,企业引入低代码后,IT人力成本降低40%——更消除了业务与技术之间的“翻译损耗”。当财务人员能直接搭建报销系统、HR能自主设计招聘流程时,应用才能真正贴合业务场景的本质需求。

  从行业发展看,低代码正在推动软件开发“工业化”。如同传统制造业通过流水线实现标准化生产,低代码平台将重复的CRUD逻辑、通用组件封装为可复用模块,开发者只需聚焦核心业务规则。这种模式下,应用开发从“定制化手作”转向“规模化生产”,支撑企业快速响应市场变化。

  面对“低代码只能做简单应用”的质疑,成熟平台的实践已给出答案:Mendix支持百万级用户系统,OutSystems可对接底层算法库,国内厂商如阿里云也在通过云原生技术提升平台承载力。随着技术成熟,低代码将覆盖80%的企业级应用场景,成为数字化转型的“基础设施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