低代码的未来发展前景如何,3分钟一文带您全面看透!

  新闻资讯     |      2025-07-14 16:22 阅读量:

  一、低代码定义

  低代码(Low Code)是一种能够加速软件研发进程的高效开发方法,它通过抽象和最小化手工编码的方式,为开发和部署定制化应用提速。

  作为最低标准,低代码平台必须具备低代码能力(如模型驱动、可编程的可视化开发方式等),能用于开发包含有用户界面、业务逻辑、工作流和数据服务的完整应用程序。

低代码发展规模

  二、低代码市场需求背景

  数字化发展需求:随着当前数字革命的进一步发展,未来企业运营模式将更加注重服务和用户,突破管理边界,实现业务在线化,企业迫切需要软件系统能够快速上线和敏捷迭代,以适应数字化转型的需求。

  软件开发需求:软件开发需求增长与企业IT交付能力之间存在差距,低代码技术能够革新IT生产力,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,实现降本提效,建立市场口碑。

  技术人员需求:低代码重塑交付模式,采用组件化、插件化、模块化方式形成技术资产,减少低层次基础编码工作,让开发者专注于更具价值和创新的工作。

  三、低代码发展时间线

  2014年:Forrester首次提出低/零代码概念。

  2016年:国内独立低代码平台陆续发布。

  2018年:Gartner提出aPaaS(与低代码高度契合)。

  2021年:中国形成完整低/无代码生态。

  2024年:AI低代码普及,提效智能化能力。

  四、低代码发展规模

  据艾瑞咨询预测2025年低代码产品在中国的市场规模为143亿元人民币,未来将有75%的企业应用是通过低代码的方式搭建完成的。SaaS市场发展了几十年,无数场景被发掘,到现在逐渐标准化。从这个角度看,低代码的产品方向是蕴含巨大潜力的。

  五、低代码的核心价值

  成本低:相同项目体量下,人工耗时和团队人数可大幅减少。

  质量高:大量基础组件封装有效避免大面积质量问题。

  交付快:加速新产品上线,降低试错成本,提升客户体验。

  风险小:降低对具体技术人员的依赖,减少用工人数。

  六、低代码技术发展方向

  轻量级辅助工具:人为主、机器辅,平衡效率与控制权;

  融合AIGC:大模型与开发者协作,追求效率与自由度;

  结合超级自动化:用自动机器人替代重复配置,提效开发;

  可组装式行业应用:提供预制业务组件,支持快速定制与二次开发。

  回归IT的本质是编码写码来提高效率,更好地服务业务,随着行业发展,IT技术不断被下放、平民化,甚至开始要求销售会抓取数据,低代码,则可以为业务人员提供一个直接将需求转化为办公工具的途径,而且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,未来低代码发展也将变得更加智能和全面自动化!